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Brainstorming:設計系辦電梯聯想



日期時間:2008.05.21/AM10:30~12:30
地點:台灣科技大學RB大樓四樓陽台
參與者:梁容輝老師、彥齊、建達、德胤、薇竹、Kforce


[ 電梯改造計劃 ]
本次Brainstorming原先設定採用情境參與式的方式激發大家的聯想,以設計系所在的研究大樓電梯為改造目標。但由於當天考慮到會影響正常電梯使用者的使用,故改在4樓電梯出來外面的陽台討論。

[ 暖身-電梯的聯想 ]
為讓大家容易進入討論狀況,所以熱身就先以電梯給人的直接聯想開始,例如電梯門打開裡面是冰箱等等...以下整理之:

1.電梯可以當微波爐
2.電梯可以是餐廳運送餐點的工具
3.也有像某些圖書館運書專用的電梯
4.打開門會跑出鬼(鬼片)
5.裡面有床可以睡覺
6.是任意門
7.打開門可以是電視螢幕

[ 電梯裡如何增加互動? ]
熱身過程從螢幕推到可以有webcom,討論開始轉化到如何增加電梯裡的人互動。
1.有人放屁
2.幫忙按電梯樓層
3.播放音樂或大自然的聲音
4.播放動畫
5.放老鼠或蟑螂(大家尖叫就會有互動)
6.顯示電梯目前載重量
7.可以和另外一台併行的電梯的人交談
8.(延申7)網路電梯,像msn一樣可以登入,和在不同電梯的人交流
9.地板上做些可以互動的小遊戲

DSC00754

[ 電梯裡如何必免互動? ]
由於大多數搭乘電梯的時間其實很短,互動有時候不是那麼被需要,為了逃避尷尬的氣氛,因此也針對如何避免互動做了些討論。

1.看手機
2.看手錶
3.看別人的鞋子
4.看樓層顯示
5.看鏡子裡的自己
6.看貼在裡面的佈告或傳單

由以上可知避免戶動的方式主要以轉移注意力到"別人"以外的事物都可以

[ 電梯族群歸類 ]
1.熟悉的陌生人
例如住同一棟公寓、同一棟上班上課大樓的人,也許天天都會一起搭乘電梯,卻從來沒有彼此交流互動過。原則上來說,與這種人比較需要增加互動。

2.陌生人
例如偶爾去百貨公司搭乘電梯會遇到的人,這類族群通常是第一次見面,也通常是最後一次,有沒有互動的影響較小。

[ 電梯空間置換 ]
延續前面螢幕的顯示和與其他電梯互動的想法,討論出一個有趣的方案。有些電梯外罩是有玻璃半透明的,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若能將每一台電梯的視野互相交換,顯示在電梯牆面,會是有趣也錯亂的空間置換互動。例如在學校裡搭乘電梯上樓,但顯示器的畫面是巴黎某電梯下樓的景色,甚至每次搭乘都是隨機抓取世界各地電梯的View交換,這讓搭乘電梯的短暫過程可以是不同的體驗。(比較kuso的還可以交換兩台電梯按的樓層)

再延伸下去,也可以交換電梯裡的聲音。例如在電梯裡可以聽到紐約某辦公大樓電梯裡的上班族在討論下班後要去吃些什麼,透過一些共同的陌生經驗說不定也能促進原本電梯裡的人互動交談。

基於此想法,也能讓電梯裡的人與在等電梯的人互動,可以在等待電梯的同時看到電梯裡的狀況,是否已經太擁擠等等。

但此構想還需考慮到是否有被監控的不舒服感等等...

[ 電梯與樓梯-節能 ]
由於話題從電梯與電梯的互動漸漸討論到電梯與樓梯的互動,加上最近升高的環保議題,電梯對於環境保護的良好互動也成為一個很有趣的討論。

若要減少搭乘電梯便同時要鼓勵大家多走樓梯。以下做整理:

1.電梯門打開其實是樓梯
2.電梯要用人力去踏才會上升或下降
3.透過標語或警示目前耗電量或需消耗多少資源才能搭一次電梯來威嚇大家多走樓梯
4.採集點制,每走100次樓梯上下樓便可兌換101大樓的電梯門票(讓電梯只針對較需要的高樓集中使用)
5.按鈕做讓人會考慮走樓梯好了的設計

[ 結論 ]
搭乘電梯是一個很短暫的時間,大多數的人也索性選擇避免互動,會想要互動的對像應該會是熟悉的陌生人這個族群,話題也比較容易切入。若要與陌生人互動較吸引人的方式是聯結其他各地的電梯交換資訊,對於本機電梯或與其他電梯的互動都可以增加。但其實在能源縮減環保意識提高的現代,鼓勵大家少搭電梯或許才是更應該加強的互動之一。








photo by 彥齊


2008年5月18日 星期日

Brainstorming:設計學院網站標籤定義



這次Brainstorming題目設定在院網選單的標籤定義。運用的方法是卡片排序(card sort),以開放式和封閉試兩種來做遊戲規則。但因為時間有限只有針對開發式來做試驗。

開放式是由大家對於院上自由提出文字、詞義、陳述、疑問、解答或圖像,寫(畫)在一張小卡片上,然後,集合卡片依照參與者的邏輯與心智分類主題內容,並予以定義這些標籤。而出現率最高的標籤代表它的黏致力愈強,越適合做為標籤參考。藉由卡片排序的過程了解他們的想法是此Brainstorming主要的動機。

以下是分類後所得到的標籤定義:
  1. 院所介紹、環境、設計風格、設計精神
  2. 即時資訊、展演活動、就業資訊、近期活動
  3. 傑出師生、學生作品、校友
  4. 客製化功能、分享平台、影片
  5. Kuso、爽
參與者


依主題分類囉!


標籤定義完成!繼續分組定義


設計學院標籤架構

2008年5月6日 星期二

Brainstorming:如何創造台科設計所的突破力?

主題:如何創造台科設計所的突破力?

前言:台科設計所在設計類的競爭排行逐年落後,台科大如何在眾多設計相關的科系、學校之中,展露頭腳,創造台科設計所的突破力。

Brainstorming
按此放大圖片

Brainstorming
按此放大圖片

一、熱身討論 高中生喜歡什麼?

  • 看網路影片 :對於網路社群上的分享影片的熱愛,包括點閱影片、上傳影片、轉貼影片、分享影片...等等,加上現在錄影技術的發達,錄像的硬體在價格上快速下滑,錄影 工具顯得隨手可得,不論是DV、數位像機或手機,高中生對於網路影片的喜好逐年升高,尤其是自創KUSO影片,更是熱衷。
  • 自拍:高中生非常喜歡秀自己,突顯自己,喜歡表現自己的不同、突顯自我特質,加上現在對於“自拍”在心理上的約束越來越寬鬆,無論是自拍美美的大頭照或寬衣自拍,“秀自己”的觀念對高中生來說是很重要的。
  • 動漫畫:動漫畫對高中的宅男、宅女來說是很重要的,很多如同人誌、角色扮演,風靡的程度相當高。玩遊戲:高中生也喜歡玩線上遊戲、Wii、PS、XBOX等等。
  • BBS:高中生在網路討論版、部落格、BBS上面的文章傳閱的熱衷也頗高。
  • 偶像:對追星、追偶像、追明星的熱愛,喜歡看偶像劇、綜藝節目如:星光大道等。
  • 炫耀擁有的東西:如球鞋、手機...等等。
  • 組小團體:如玩小樂團、小舞團或籃球、棒球等等。
  • 期待:高中生因為生活對於課業、聯考壓力的累積過久,總是對大學生活充滿願景,認為大學生活的自由及美好。
二、引述討論 台科設計的瓶頸:
  • 台科對於學生在業界接案子的表揚不明顯:很多優秀的學生在外面承接獲利可觀的案子,或在業界製作優秀的案子,卻鲜為人知,台科設計系的表揚目前只侷限在比賽的表揚。
  • 課堂作業過多,參與競賽的時間相對縮小:台科設計系的風氣較為嚴謹,注重學生的紮實訓練,但是卻由於課堂訓練的作業過多,參與競賽的時間相對縮小,尤其和很多私校相比,如實踐大學對於設計競賽的鼓勵,更高於制式化的作業。
  • 學生對於未來工作上的期望不高,失落感較大:設計系學生們對於未來組勝充滿徬徨、無力及失落感,對於未來工作的前景總是沒有太大的信心,造成設計類學生們的士氣低落。
  • 學生私下對於創作的小團體太少:學生們的求學生活過於單純,私下並沒有組織任何創作的小團體,尤其對於跨領域的創作團體更是少碰,學校應鼓勵學生成立玩出創作的小團體。
三、設計所突破力的Idea:

Brainstorming
按此放大圖片

  1. 成立設計工作坊:可以在暑假期間,成立小小的設計工作坊,主要對象邀請高中生們參加,體驗大學生的生活及對於設計的態度,以類似夏令營的方式,邀請高中生一同體驗設計營。
  2. 高中生的嘉年華:與上面的方向類似,將設計工作坊擴大為一個“嘉年華”,也就是擴大設計夏令營的時間、空間,擴大為一個設計嘉年華會,除了帶領製作、創作、教學,同時辦理跨校展覽。
  3. 加強與高中生的溝通管道:高中生對未來學校的選擇,資訊其實相當有限,大多落在老師、長輩或學生們的口耳相傳,所以必須藉由各種活動的辦理(如:工作坊)、媒體(如:網路)來強化高豬學生對台科大的印象。
  4. 作品集:針對台科大學生不善於將在業界的案子公開,成立台科設計作品集,甚至美一個作品、作業、承接的案子,都放在此作品集上,隨時供人觀賞、討論或留言。
  5. 設計競賽:承接上面作品集的方向,為了能更鼓勵學生將各種優秀的作品拿出來,甚至可以辦理類似設計大賽的方法,不論是作業或接案所作的作品都鼓勵參加,比賽亦可擴大至校外,成為全國性的跨校設計競賽。
  6. 營造本設計所未來的出路希望感:針對設計所學生對於未來的出路充滿徬徨失落感,台科大設計所必須強化學生的士氣,提高設計類學生對未來的信心。
  7. 校友的帶領:邀請有成就的校友回來,提供演講或指導,以校友在外的成就,加深台科大學生對於未來的信心以及自信,也強化對台科設計的榮耀感。
  8. 創立小團隊制度:可以鼓勵在設計系底下創立小團隊、小社團,讓學長帶領學弟去玩其他東西,例如台科設計系下的小樂團、小工作室、小攝影棚,強化學生對跨領域興趣,以及增強學生們的向心力與團結。